下面我們來看一例發笑型的癲癇病治療分析。
下面我們來看一例發笑型的癲癇病治療分析。
龔某,女,10歲,學生。
病癥:反復發作怪誕笑聲伴上肢抽搐3周余。
疾病史:患兒驚嚇后反復出現怪誕笑聲伴上肢抽搐3周余,發時先覺左上肢發麻,并連續發出怪誕笑聲,不能自控,繼之左上肢陣攣性抽搐。發作時神志清楚,每次持續約2~3分鐘自然緩解,止后如常。2~3天發作1次。幼時曾發熱驚厥2次,診前未予特殊治療。診時,納可便干,舌質紅,苔薄黃,脈弦。查腦電圖示癇性放電。
診斷:癇證(驚癇)也即發笑性癲癇
辨證:膽病多驚,其氣逆亂,神不守舍,發為癇病。
處方:柴胡加龍骨牡蠣湯化裁——
柴胡10g,黃芩10g,半夏10g,黨參10g,桂枝6g,茯苓10g,生龍骨25g(先煎),生牡蠣25g(先煎),生鐵落25g(先煎),生姜3片,大棗3枚,大黃3g,天麻10g。日一劑,水煎服。14劑。
二診:患兒服藥2周,期間發作2次,癥狀同前。納可,大便稍干,舌紅苔薄黃,脈弦。繼以前方治療。14劑。
三診:患兒共服上方4周,發作漸止。納可便常,舌紅苔薄白,脈弦。繼上法鞏固治療。14劑。
以前法鞏固治療2年后逐漸停藥。復查腦電圖,未見明顯異常。隨訪3年,患兒未見發病。
本例癲癇發作乃因受驚嚇引起。《內經·舉痛論篇》云:“驚則心無所倚,神無所歸,虛無所定,故氣亂矣”,《景岳全書·癲狂癡呆篇》云:“大驚卒恐時偶傷心膽而致失神昏亂”。心主神志,在聲為笑,驚恐傷心,則心不藏神,神傷氣亂,故怪笑不止;膽病多驚,膽為肝之余氣所化生,足少陽膽有調節整個人體樞機作用,驚恐傷膽,膽失調節,氣機逆亂,引動肝風,故抽搐。
故治療關鍵在疏利少陽,鎮驚安神。方中柴胡、黃芩、半夏、黨參等疏利少陽,生龍牡、生鐵落重鎮潛陽,天麻平肝熄風。諸藥合用,樞機條達,陽潛陰和,神歸于舍,癇作漸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