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應該知道,癲癇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的疾病,有時候由于癲癇的癥狀的不輕出會導致" />
大家都應該知道,癲癇是兒童時期的常見的疾病,有時候由于癲癇的癥狀的不輕出會導致癲癇的治療的延誤,所以兒童癲癇的確診問題是我們要了解的問題,我們只有將這些知識了解清楚了我們才能夠真正的幫助患兒。那么,兒童癲癇在診斷的時候應該注意哪些呢?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吧,詳情如下。
兒童癲癇的診斷誤區:
1:睡眠誘發試驗或部分睡眠剝奪誘發試驗。
不論是自然睡眠還是藥物誘發睡眠,可以提高癲癇波發現的陽性率,不僅陽性率可能達90%以上,且無損傷性,可以多次重復,可適合于睡眠中發作的癲癇及顳額葉癲癇發作,甚至West綜合征患兒清醒時,描記陰性而在睡眠中出現陽性。睡眠誘發試驗時一定要有清醒至睡眠的周期描記,特別是要把握住淺睡期與中睡期#!容易出現癲癇波,而深睡期陽性出現率就大大地降低了,同時對睡眠中出現的紡錘波和頂尖波,更不能把它當作癇樣放電,頂尖波是出現在中央區頂部,多呈三相波,可以單個或成串出現,是區別癲癇波的重要點,若不加以區別或不能區別,則易誤判斷為癲癇波,那么24小時動態腦電圖或視頻腦電圖的假陽性,就可能大大增加。
2:兒童時期的后慢波。
兒童時期的后慢波,在兒童7-8歲,甚至10歲以內兒童,在兩大腦半球后部出現形如尖慢波的后慢波。后慢波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減少至消失,很多沒經驗的醫生,很容易把它當成尖慢綜合波;
3:過度換氣時慢波化,甚至出現筑城狀態。
這在能夠做過度換氣的兒童癲癇患者,到30歲左右青年,在過度換氣,過多地排出CO2后,體內產生呼吸性堿中毒時,容易誘發兩側大腦半球的慢波化和癇樣放電,對于過度換氣時的慢化波提前于過度換氣后30秒內出現,過度換氣停止后1分鐘不能恢復,或者左右不對稱,或明顯突出于背景的尖慢棘慢波陣發。現在有不少腦電圖實驗室,在兒童癲癇患者過度換氣時的慢波化,不加分析都冠以不正常。這結果往往導致把不是癲癇發作的小兒推向癲癇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