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妥英是一種非鎮靜催眠性抗癲癇藥,廣泛用于治療各年齡時期的癲癇局限性發作" />
苯妥英是一種非鎮靜催眠性抗癲癇藥,廣泛用于治療各年齡時期的癲癇局限性發作和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苯妥英水溶性較差,靜脈用藥為復合制劑,含有丙二醇和氫氧化鈉,易引起心血管并發癥和靜脈炎。磷苯妥英實際上可以說是苯妥英的前體,水溶性好,不需加用有機溶劑,適合于胃腸道外給藥。
苯妥英為二苯乙內酰脲,在其結構中加入磷酸酯為磷苯妥英。苯妥英具有膜穩定作用:
1.阻斷電壓依賴性鈉離子通道,降低細胞膜對鈉離子通透性,使去極化時鈉離子不能迅速內流形成動作電位
2.阻斷電壓依賴性鈣離子通道,治療濃度苯妥英能選擇性阻斷L型和N型鈣離子通道
3.抑制鈣調素激酶活性,阻止突觸前膜磷酸化,減弱鈣離子依賴性釋放過程,減少谷氨酸興奮神經遞質釋放,抑制突觸后膜磷酸化,減少遞質與受體結合引起的去極化。
一、臨床應用
苯妥英對癲癇急性發作、部分性發作和全身強直-陣攣性發作有效,是成人部分性發作和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單藥治療的一線用藥,對全身失神性、肌陣攣和失張力性發作無效。主要使用如下:
1.癲癇急性發作,包括急性反復發作和癲癇持續狀態
苯妥英靜脈給藥能有效終止癲癇持續狀態和急性反復發作,60%-80%患者注射后20分鐘見效,作用比苯二氮卓類慢,常用在苯二氮卓類終止發作后,用苯妥英防止復發。為迅速提高血藥濃度,首次靜脈負荷量15-20mg/kg,用生理鹽水稀釋,用大號針或靜脈導管直接緩慢輸入較大的靜脈,速度應小于50mg/min,以減少心血管毒性。苯妥英治療急性發作的優點是沒有苯巴比妥和苯二氮卓類的鎮靜和呼吸抑制作用。
2.部分性發作和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
研究表明,苯妥英治療癲癇部分性發作和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的有效性和耐受性與卡馬西平、苯巴比妥和撲癇酮相同,有時效果更好。長期口服治療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直到有效。
3.治療新生兒驚厥
包括驚厥持續狀態,在苯巴比妥失敗后,苯妥英成功率約為50%。
4.其他癲癇發作
雖然有研究證明苯妥英治療原發性全身性強直-陣攣性發作有效,但沒有可靠證據證明對失神、肌陣攣、肌強直和失張力發作有效。
磷苯妥英主要用于癲癇持續狀態,臨時代替口服苯妥英和非緊急狀態下胃腸道外給藥,如患者經歷外科手術。磷苯妥英可用多種液體稀釋,容易使用,效果好,耐受性強,無心血管并發癥,已成為美國大多數醫院治療成人和小兒癲癇持續狀態的常規藥之一。
二、不良反應
盡管使用苯妥英的患者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反應,但僅少數患者需要換藥。苯妥英是耐受性良好的抗癲癇藥之一,主要不良反應如下:
1.濃度依賴性副作用
多與中樞神經系統有關,包括眼震、共濟失調、復視和嗜睡等,部分患者在低于有效血濃度時即可出現,癥狀多為可逆性,減量或停藥可好轉消失。當血藥濃度大于30mg/L時,可見構音障礙、活動障礙、眼外肌麻痹、精神錯亂和發作加重等。
2.特異性反應
#!常見為皮疹,嚴重特異性反應可見高敏感綜合征,表現為皮疹、發熱、淋巴結腫大、嗜酸性細胞增多。
3.長期治療的副作用
長時間治療易發生牙齦增生、多毛、痔瘡等。
4.胃腸外給藥的副作用
注射局部疼痛、燒灼感、靜脈炎和靜脈硬化。靜脈用藥有時可引起紫手套綜合征,表現為局部失色,進行性瘀點瘀斑,嚴重時需外科治療。磷苯妥英胃腸外給藥副作用很少,少部分患者有局部瘙癢,注射開始時明顯,停止后迅速減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