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那" />
癲癇是大腦神經元突發性異常放電導致短暫的大腦功能障礙的一種慢性疾病。那么,癲癇認識誤區有哪些呢?
癲癇認識誤區1:發作時患者神志喪失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隨神志喪失。但有些類型的癲癇,如局限性發作,肌陣攣癲癇等,病人發作時意識清楚。因此,不能因為患者神志不喪失,就否認癲癇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癲癇認識誤區2:聯合用藥比單一用藥好
抗癲癇用藥原則之一就是主張單一用藥。近年研究發現絕大數癲癇病人在血藥濃度監測下,服用一種合適劑量的抗癇劑,可以滿意地控制發作,沒有必要同時服用多種抗癇劑。聯合用藥易導致慢性中毒,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藥效,增加毒副作用,并使發作變頻,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
癲癇認識誤區3:抽搐就是癲癇病
抽搐是癲癇的主要癥狀之一,但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癥狀。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低鈣抽搐、小兒高熱驚厥、低血糖驚厥等,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癲癇病所致。同時,有些類型的癲癇病人并沒有抽搐癥狀,因此不能把抽搐與癲癇等同起來。
癲癇認識誤區4:癲癇病人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說來,癲癇病人的子女只有5%發生癲癇,因此癲癇病人是可以生育的。雖然我國法律未明令禁止癲癇病人生育,但從優生學的角度,癲癇病人#!好避免與驚厥閾值低的人結婚,癲癇病人應在病情穩定,基本控制發作后生育。很多家長認為,孩子患了癲癇病是給自己丟臉,不愿意帶孩子出門,常年關在家里,甚至不要孩子上學,這就造成了癲癇病患兒自卑、內向的心理。其實癲癇病患者主要不發作,是可以像正常人一樣上學的。
專家介紹,大多數的小兒癲癇患者是可以正常上學的。到學校上學對于癲癇病患兒來講是一個很好的受教育的機會,除了可以學到各種知識外,更主要的是讓他們可以和其他孩子一起參加活動、建立友誼,讓他們感到自己和其他孩子是一樣的。這些對于孩子全面健康發展很重要。這種做法并不是忽視癲癇,而是說大多數癲癇患兒都可以想其他正常孩子那樣學習、進步。
雖說,可以上學,但是一些癲癇患者在學校時可能確實會面臨一些問題。其他孩子可能嘲笑或孤立患兒,甚至有些家長還可能阻止自己的孩子有患兒一起玩耍。如果這是主要問題,患兒家長和學校溝通,通過各種方法讓其他孩子了解癲癇是什么,最終使他們能夠接受、同情和幫助患兒。
小兒癲癇是可以正常上學的,但外環境的好壞對兒童癲癇病人精神狀態預后影響極大。雖然癲癇病患者可以上學,但是對于一些特殊的患者,比如智障、生活不能自理、具有精神系統疾病和經常發作的患者,#!好考慮去特殊的學校上學,或者不上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