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比較頑固難治愈的疾病,目前我多癲癇患者的人數呈增長的趨勢。癲癇久治不愈怎么辦呢?試試中醫吧!
癲癇難治癥治療過程較長,病難驟去,風難速熄,平肝熄風應堅持不懈,這時可用養血柔肝熄風之法,藥用當歸、赤芍、白芍等,以及熄風化痰通絡之法,藥用天麻、鉤藤等。以上諸藥,均可作為治療癲癇難治證常用熄風之藥。 癲癇難治癥氣血失調,氣虛則血瘀濕駐,氣盛氣亂則化火,濕火交并則生痰,痰瘀凝結于腦髓經絡而為諸癥。病初化痰常用陳皮、半夏、茯苓,化瘀用丹參、紅花、凌霄花、桃仁、赤芍等。病久難治瘀滯之血為死血,為干血,治當破血逐瘀,搜風通絡,臨床選取用蟲類藥物,如水蛭、虻蟲、全蝎、蜈蚣等,而且共同應用,以深入經隧,攻逐死血,通達四肢經脈,搜風活血通絡,蕩除濁邪。破逐死血,使脈道得通,經氣得行,祛瘀生新,以通為補。但蟲類藥物作用峻猛,耗氣傷陰,不能單獨使用,應配以益氣養血,滋被肝腎之法,攻補兼施。
豁痰也為重要一法,熄風以化痰,健脾以化痰,活血以化痰。藥物使用南星、菖蒲、郁金、礞石、天麻、鉤藤、白蒺藜、薏苡仁、白豆蔻等。熄風、活血、化痰為治療癲癇難治證的通則,但治療難治證的根本在于固本培原,特別應重視中焦脾胃的調理。脾主升清,胃主降濁,清氣得升,濁氣得降,則中焦轉樞通利,運化有度,氣血生化有源,散布精微,滋養成五臟,延緩臟腑功能的衰退。補應治以調補、清補為主,藥物選用太子參、西洋參、黃芪、茯苓、白術、懷山藥等。滋養肝腎,育陰熄風,為治療癲癇難治證的根本法則,應長期堅持。肝藏血,主濡潤筋脈,腎為作強之官,伎巧出焉。治療藥物應選用制首烏、生地、熟地、山萸肉、杜仲、川斷、枸杞子等。若病久腎亦虛者,可加肉桂、肉蓯蓉等溫陽之品。若脾胃功能尚可,也常選用阿膠、紫河車、鹿角膠等血肉有情之品以填精補髓。
溫馨提示:癲癇病人要有很好的生活規律,按時休息,保障充足睡眠,以免過度操勞。吃飯要有規律,每頓飯都定時進食,防止饑餓和暴飲暴食。 推薦閱讀:癲癇持續狀態的治療與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