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怎樣學會照顧癲癇兒童呢?兒童期是癲癇發病比較多的時期,堅持給孩子治療的同" />
家長該怎樣學會照顧癲癇兒童呢?兒童期是癲癇發病比較多的時期,堅持給孩子治療的同時,家長還應該學會照顧癲癇兒童。影響癲癇病人的因素很多,首先與癲癇的病因有關,有些癲癇合并有大腦發育不良,還有一些是屬于先天代謝異常疾病,常常合并有智力低下。不同類型癲癇對智力的影響也不同,原發性癲癇如失神癲癇、兒童良性部分性癲癇往往對智力沒有什么影響。嬰兒痙攣癥這種類型的癲癇90%以上有智力障礙。發作的頻率對智力也有一定的影響,發作越頻繁,智力低下的發生率越大。
有研究證明,在小兒癲癇中,若是每年平均發作11次以下,智力低下僅占28%;在每天均有發作的癲癇小兒中,智力低下者高達76%。發病年齡和智力發育也有密切關系,發病年齡越小,對智力的影響越大。據調查,一歲以內發病的兒童70%以上合并智力低下,而9歲到15歲之間發病的兒童,智力低下者僅占40%左右。大量長期服用抗癲癇藥物,其副作用可能影響患者的智力,但正確合理的抗癲癇治療對智力的影響并不大。小兒癲癇經過治療后,如果發作很快得到控制或減輕,智力的發育也能得到改善。
家長應學會照顧癲癇兒童,照顧癲癇兒童的基本原則其實與照顧一般兒童無異,不同的是要付出更多的關注與心思。如果就日常生活而言,居家環境與學校活動需要特別教導病童注意安全:洗澡時,浴室的門不得鎖住,沐浴時只能選擇淋浴,而且不能站著淋浴,而必須坐著矮凳上;居處若需由樓梯上下,#!好有人陪伴在旁;家具當中若有棱角尖銳者,需曉得避開;若喜歡騎自行車,只能在空曠平坦的操場上或公園里騎,不能騎到坡地或車來車往的馬路上;游泳是不成問題的,但只能在游泳池里游,#!重要的是必須有盡責的大人跟在旁邊;球場上的運動,如足球、籃球,是合適的運動,而需要躲避的網球、棒球就不太合適;操場上的跑步與跳高是可以的,但是需要攀登高處的活動,如爬桿、攀巖或爬樹則絕對不行。
病情較為嚴重的癲癇兒童,往往合并智能障礙、學習障礙,許多病童還有行為問題,如無緣無故地撞頭或敲頭、莫名其妙地咬自己或咬別人,甚至用手指把自己的肌膚摳得皮破血流等自我殘害的動作,這些病童的處理與照顧就需要家長或特教人員就自身之經驗而思應對之道了,當然這些行為問題也可以考慮用藥物加以控制或者用手術等治療手段治療。
如果癲癇兒童患腦性麻痹或是因為發展遲緩而動作不靈活,癲癇發作時往往跌倒受傷的幾率更大。為人避免癲癇發作時跌倒而撞及腦部,倒是可以替這些病童量身制作一些特定的防護器具,#!典型的當屬戴在頭上的頭盔或安全帽了。如果是坐在座椅的時候,可以綁上類似汽車座椅的安全帶,以防墜落。總而言之,一切的設計都以病童生命的安全與生活的舒適為出發點。
對那些情緒低落、多疑多慮的病童,應鼓勵和帶領他們進行文體活動或參加簡單的體力勞動,這有助于穩定他們的情緒。當癲癇發作完全控制后,病童不應享有優待,不應將癲癇作為借口,遷就其不合理要求,應鼓勵孩子面對現實,克服困難,達到健康成長的目的。
家長學會照顧癲癇兒童是非常重要的。當然,對于癲癇兒童的照顧也不能過度,孩子能自己完成的事情,應該讓孩子獨立完成,盡量讓孩子適應生活、適應社會,這樣才能提高孩子的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