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角瘋病是一種慢性腦部疾病,其可能會隨時隨地的發作,給患者帶來了相當大的危害。首先,羊角瘋患者不同于其他疾病患者,其就業時一個非常嚴峻的問題。癲癇病是一種治療很麻煩的疾病,患病人群分布各個年齡段,甚至生活中的一些意外情況都有可能引發,發作起來不注意還有可能引發意外危險,給生命帶來威脅。
癲癇病的中藥治療
鉤藤:味甘、微苦,微寒,歸肝、心包經。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鎮驚全身性羊羔瘋,適用于肝陽上亢、熱盛風動所致的抽
鉤藤搐。鉤藤主要成分為鉤藤堿和異鉤藤堿,此藥有明顯鎮驚作用,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有預防和控制癲癇發作的作用。
牽牛子: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
纈草:味辛微甘,性溫,入心、肝二經,安神鎮靜,驅風解痙,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蜈蚣:
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有一定毒性。
全蝎: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于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癥,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
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全身性羊羔瘋,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
地龍: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經。能熄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適用于溫熱、神昏、抽搐或瘀滯等癇證。
蟬蛻:性味甘、寒,入肝、肺經。能疏散風熱,又可涼肝熄風止痙,多用于癲癇抽搐之證。
羚羊角:咸、寒,歸肝、心經。能平肝熄風、清熱鎮驚、解毒,主治熱盛神昏、驚癇抽搐。
牛黃:性味苦、涼,歸肝、心經。功效熄風止驚、化痰開竅、清熱解毒,多用于熱盛所致的驚厥抽搐。
以上介紹的就是癲癇病的相關常識,可見癲癇病的癥狀是很復雜和多樣的,需要說明的是,出現了上面的這些癥狀不一定都是癲癇,有許多其它的疾病癥狀和這些很類似全身性羊羔瘋,需要專業醫生檢查確認才好辨別,當出現癥狀到正規醫院檢查確認才是正確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