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藥物監測是在藥代動力學原理的指導下,應用現代化的分析技術,測定血液中或" />
治療藥物監測是在藥代動力學原理的指導下,應用現代化的分析技術,測定血液中或其他體液中藥物濃度,用于藥物治療的指導與評價。按照“醫院管理評價標準”的規定,醫院應當開展治療藥物監測,推廣個體化給藥方案,以提高藥物治療水平,達到臨床安全、有效、合理的用藥。傳統的治療方法是參照教科書上推薦的平均劑量給藥,其結果是僅一些患者得到有效治療,另一些則未能達到預期的療效,甚至出現了毒性反應。當前臨床經常使用的藥物中,需要進行監測的藥物大致有幾十種,我科進行了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苯妥英、苯巴比妥和丙戊酸的監測。
一、為什么服用抗癲癇藥需要監測血藥濃度
抗癲癇藥有較大的毒副作用,治療癲癇過程中選擇#!有效副作用#!小的藥物對患者癲癇的治療至關重要。而抗癲癇藥使用過程中檢測血藥濃度能夠幫助醫生及時調節給藥方法等治療方式,能夠減少抗癲癇藥的毒副作用,并且還能夠提高療效。
癲癇患者常服用的抗癲癇藥物一般有卡馬西平、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鈉等。這些藥有效范圍較窄,服用后個體差異大,且存在著動力學模型轉化的情況,為了能使廣大癲癇患者能夠合理用藥,從而有效地控制和治療癲癇病情,對癲癇藥物進行血濃度監測是十分必要的。
另外,小兒對抗癲癇藥物的反應有明顯個體差異,藥物代謝率每人不盡相同,按體重計算藥量不能反映血中藥物的實際濃度,以至于需要血濃度監測。
二、何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
1、癲癇臨床治療中的常規血藥濃度監測是指測定規律服用某抗癲癇藥物5個半衰期后已達穩定的血藥濃度,這屬常規監測。
2、用一般劑量或超過一般劑量仍不能控制發作時,通過監測可以了解病人是否規律用藥、代謝率是否加快、有無耐藥現象等。
3、在臨床上不易區分毒性反應和確定劑量時,特別是有效量和中毒量接近的藥物,通過測定可以及時調整藥量。
4、開始療效尚可,治療中突然無原因發作頻繁時。
5、聯合應用抗癲癇藥物,需了解藥物間的相互作用時。
6、伴發其他疾病時。
7、癲癇持續狀態已用過一些藥物,發作仍不能控制,再次用藥需了解血中藥物濃度,以決定再次給藥劑量和速度時。
8、加服其他藥物,有可能影響抗癲癇藥物代謝時。
9、出現特殊的神經精神癥狀和不自主運動,懷疑是藥物中毒時。
10、科研中用以對比療效,了解療效,了解毒性與血濃度關系時。
三、癲癇患者為什么要定期檢查血藥濃度?
一些癲癇患者不理解,為什么要定期檢查血藥濃度呢?癲癇是一種慢性腦功能障礙綜合征,一旦發病應及時控制,可避免留下后遺癥以及#!大限度地減少對大腦的損傷。所以,這就為我們用藥提出了嚴格的要求。便會定期到醫院進行血液中藥物濃度。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大部分抗癲癇藥物的療效和毒性,與血中藥物濃度密切相關,為調整藥量與減少副作用應監測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由于個體對藥物的代謝速度和排泄速度的差異,臨床上難以估計有效劑量和中毒劑量,通過檢測血藥濃度來指導用藥劑量是一種較為可靠的方法??诜拱d癇藥的劑量均自低劑量開始并逐漸加量,根據發作與血藥濃度調整劑量,血藥濃度過高易于引起中毒。但血藥濃度存在著個體差異。由于抗癲癇藥物需長期服用,其毒副作用主要影響肝臟、骨髓和腎臟,因此患者在用藥初期應每2~4周檢查一次肝腎功能和周圍血相,以后可每隔2~3個月復查一次。
監測濃度除了可以幫助臨床醫生確定抗癲癇藥使用是否過量,另外,監測血藥濃度還有助于醫生了解患者的依從性。體現在有的患者在治療過程中,近期常有發作,經詢問為家長或患兒均未遵守醫囑服藥,漏服或自行減量所致。有報道抗癲癇藥物對智力的負性影響與療程長短無顯著相關,而與發作緩解長短成顯著正相關。
因此,在臨床治療癲癇過程中,除注意抗癲癇藥物對智力傷害的不良反應外,更應該注意對發作控制的效果。通過測定血藥濃度了解患者是否遵醫囑服藥情況,從而盡早教育家長及患兒堅持服藥,減少發作,提高療效,減少智力損害。
癲癇病為慢性發作性疾病,即使不用藥時也不一定復發,所以用藥短時間內難于判斷療效??拱d癇藥物血藥濃度與藥效相關程度明顯大于劑量與藥效相關程度,通過測定血藥濃度為臨床醫生制訂個體化給藥方案提供了一個客觀依據。
四、檢測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有什么好處?
1、根據血藥濃度調整劑量充分發揮抗癲癇藥的治療作用,大大提高了癲癇的單藥控制率,避免了不合理的聯合用藥。
2、監測血藥濃度不僅能夠及時發現抗癲癇藥物過量所致的中毒反應,還能為判斷中毒程度、調整用藥方案提供科學的依據。
3、縮短摸索用藥劑量的時間,為癲癇患者制訂合理的給藥方案。
4、通過監測血藥濃度為具有特殊藥代動力學的患者制訂符合其自身特點的給藥方案。
5、不遵循醫囑服藥是藥物治療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醫生可以通過血藥濃度這一客觀數值了解癲癇患者的依從性。
癲癇患者及家屬在癲癇治療過程中,對抗癲癇藥的毒副作用總是很擔心,尤其是兒童癲癇患者,家長們擔心抗癲癇藥使用時間過程會影響孩子智力,經常會在孩子癲癇得到一定的控制后停藥,這種做法是非常錯誤的,會導致癲癇持續發作,而監測血藥濃度,及時調整藥物及使用劑量,能夠降低副作用,患者及家屬要注意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