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治療癲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藥物治療。研究資料表明,根據患者的發作類型制" />
目前,治療癲癇的主要手段仍然是藥物治療。研究資料表明,根據患者的發作類型制定合理的給藥方案,可以使80%的癲癇患者的發作得到有效控制。
然而,我們在門診中常常遇到一些患者訴說服藥后癲癇發作得不到控制,甚至發作比治療前更加頻繁。詳細了解病史后,我們發現:有些患者得病后往往求醫心切,治療幾天覺得效果不明顯,就馬上要求醫生換藥,或自行聯用其他抗癲癇藥物;還有部分患者到不同的醫院看病,同時服用好幾種抗癲癇藥物。以上這些做法不但對治療無益,而且是十分危險的。
醫生在給癲癇患者藥物治療時,一般按下述程序操作:首先,醫生會根據患者癲癇發作的類型,為患者選擇一種#$線抗癲癇藥物,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直至#!大耐受量。如果確定#$種藥物效果不佳后,醫生會換用適合患者發作類型的另一種#$線藥物,從小劑量開始逐步加量直至發作得到有效控制,然后逐步停用原先的藥物。當換用三種以上#$線藥物,且劑量合適、血藥濃度在有效范圍內仍不能控制癲癇發作時,醫生才考慮給患者聯合用藥。由此可見,雖然常用的#$線藥物有十余種,如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等,加上近年來新型的抗癲癇藥物,如托吡酯、加巴噴丁、拉莫三嗪等,可供醫生選擇的藥物大大增加,但是目前癲癇的藥物治療仍提倡單藥治療為主,正規的單藥治療可以控制70%~80%癲癇患者的發作。
單藥治療癲癇的優越性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①患者對單藥治療能夠耐受較高的劑量而較少出現不良反應。②長期服藥產生的不良反應少。③可以避免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④給藥方案簡單,患者的依從性好。⑤癲癇發作完全控制3~5年后,可逐步減藥,而單藥治療便于掌握減藥的劑量和時間。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單藥治療有種種優點,但也有其局限性。資料顯示,20%左右的癲癇患者需要聯合用藥才能控制癲癇發作。聯合用藥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醫學問題,絕非兩種藥物的簡單相加。目前主張,在正規應用傳統#$線抗癲癇藥物的基礎上,再添加抗癲癇機理不同、相互作用少的抗癲癇新藥。為減少藥物不良反應發生,在聯合用藥時,患者需要定期監測血藥濃度。
由此可見,癲癇患者應在專科醫生指導下進行正規的藥物治療,切忌隨意地換藥、加藥和聯合用藥,以免貽誤治療加重病情。
食療方
1、風痰壅盛型
患者發作前常感眩暈、頭痛、胸悶、乏力、多痰誕等。發作時突然昏倒,神志不清、抽搐、口吐痰誕白沫,或吼鳴失叫,或僅見短暫昏迷,或精神恍惚而無抽搐,舌稍紅,苦白膩或黃膩。可選豁痰開竅、,息風定驚食療方:
天麻陳皮粥。天麻、陳慶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適量。天麻、陳皮與米同煮粥,熟后加入白糖調勻,分2次,l日服完。
明礬橄欖。明礬1.5克,橄欖12個。將橄欖洗凈,用刀片將橄欖劃割數條縱紋,然后將明礬末摻入紋內,待明礬浸入橄欖后,每小時食l-2個,細嚼,吞汁吐渣。
竹瀝粥。淡竹瀝30克,地龍2克,大米100克。干地龍焙干研細末,大米煮粥。粥熟后調入竹瀝、地龍未,分l-2次食完。
2、氣血不足型
患者反復發作、遷延日久、脾腎受傷、氣血不足、神疲乏力、健忘失眠、納呆食少、腰膝酸軟、面色蒼白、舌淡、苔白。可選用補牌腎、益氣血、法痰定癇食療方:
人參橘皮湯。生曬參、橘皮各10克,白糖適量。人參、橘皮先煎,去渣取汁,加入白糖,代茶飲。
枸杞燉羊腦。枸杞30克,羊腦1副,油鹽適量,枸杞、羊腦放燉盅內,加水適量,隔火燉,油鹽調味。
淮山枸杞煲豬瘦肉。淮山30克、枸杞15克、豬瘦肉100克,同放煲內,加清水適量,煲熟后加油、鹽調味,分次取食。
適宜飲食
1、某些礦物質對部分患者有幫助,鎂;鋅和鈣中幫助某些人預防驚厥。
2、混合色拉和生的水果可減低發病的次數和程度。
3、應吃家常便飯,而且食品應多樣化,米飯、面食、肥肉、瘦肉、雞蛋、牛奶、水果、蔬菜、魚、蝦等都要吃。
4、癲癇的初起多屬實證,身體壯實者,或屬風痰壅盛者,飲食宜清淡而富有營養,多食米面、蔬菜。
5、病癥屬虛或體質虛弱者,應偏于滋補肝腎、健脾助運、益氣血之食品。可多吃瘦豬肉、豬心、豬肝、動物腦、桂圓肉、蓮子、枸杞等。
6、可多食潤腸道通便的食物,以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