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馬西平簡介
卡馬西平" />
卡馬西平簡介
卡馬西平是治療癲病發作、口腔頜面部三叉神經痛和舌咽神經痛的首選藥物之一,該藥是一種電壓依賴性鈉離子通道阻斷劑,通過延長動作電位興奮期,抑制丘腦腹前核至額葉的神經沖動的傳導,不僅具有抗癲病作用,還具有抗外周神經痛、抗躁狂抑郁,抗心律失常等作用,臨床應用廣泛;但是其在使用過程中容易產生各種毒副作用,甚至危及生命,臨床醫生用藥時應特別慎重。
卡馬西平的藥代動力學
卡馬西平在人體內吸收較慢,但吸收完全,服藥后12小時內達平均血漿峰值濃度,血漿蛋白結合率約為70-80%;在腦脊液、唾液中的原形藥物占20-30%,在乳汁中相當于血漿濃度的25-60%;單劑量用藥半衰期為36小時,多劑量用藥后半衰期為16-24小時。
卡馬西平的抗癲癇作用機理
卡馬西平可增高氨基丁酸的抑制功能,阻止腦部異常電位活動向周圍腦組織擴散,并通過降低細胞膜對鈉離子和鈣離子的通透性,使其興奮性下降,從而阻止癲癇的發作。
卡馬西平的臨床適應癥和用法
卡馬西平是治療簡單部分發作、復雜部分發作及全身性強直-陣攣發作的首選藥物,也是治療兒童癲癇伴中央顳區棘波的首選藥物,對復雜部分性發作療效優于其他抗癲病藥,對典型或不典型失神發作,肌陣攣或失神、失張力發作無效,但對精神運動性發作療效較好。
臨床治療:口服從小劑量開始,成人始用量每次100-200mg,每日1-2次,逐漸增加劑量直至#!佳療效,適用劑量可達到每次400mg,每日2-3次,餐后口服。
關鍵詞:卡馬西平的不良反應
1.皮膚損害
約10%長期服用卡馬西平的患者易發生皮疹、濕疹、蕁麻疹、皮肌炎、過敏性皮炎、剝脫性皮炎、中毒性表皮壞死松解癥、滲出性多形性紅斑、紅斑狼瘡綜合征等,多數認為屬變態反應,但有報道認為與其中間代謝產物卡馬西平10,11-還氧化物有關,影響肝臟CYP3A3微粒體酶功能,如果先天或遺傳使此微粒體酶異常,不良反應出現率高。服藥期間應密切觀察皮膚有無皮疹發生,應囑患者發現藥疹后立即停藥來院復診,要注意合理飲食,補充足夠的熱量和營養,有過敏表現者,可給予抗過敏藥物治療。
2.神經系統
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發生率高,較常見的嚴重不良反應為神經毒作用,多發生在用藥后1-2周,表現為頭昏、頭痛、眩暈、精神萎靡、煩躁不安、行為沖動或異常幻覺、注意力不集中、不自主運動、共濟運動失調、耳鳴、復視或視物模糊、語言障礙、意識障礙等,這可能是由于卡馬西平的化學結構與三環類抗抑郁藥相似,神經系統不良反應發生隨血藥濃度增高而增高,因此服用該藥應從小劑量開始,根據療效逐漸加量,有條件應進行血藥濃度的監測,一旦出現不良反應及時減量或停藥,給予對癥處理,靜脈輸液及利尿治療。
3.消化系統
常見惡心、嘔吐、腹痛、腹瀉、厭食或油膩、口干、胃出血或肝功能異常等,與劑量有關,通常可在用藥初期出現,可采用低劑量并緩慢加量的方法,以減輕或避免這些副作用的出現。
4.血液系統
主要不良反應是骨髓抑制,白細胞減少、粒細胞缺乏、血小板減少、紫癮、再生障礙性貧血等。嬰幼兒和兒童不良反應發生率高,可能與其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有關。患者在服藥期間應定期復查血象,及時發現血液系統異常,及時停藥,停藥后應注意給患者補充適量的蛋白質、鐵劑、維生素等營養食品,必要時給予促進紅細胞再生的藥物治療。
5.呼吸系統
可出現過敏性肺炎、支氣管哮喘、肺嗜酸性細胞增多等癥狀,常見發熱、呼吸困難等,目前發病機制尚不清楚。
6.心血管系統
卡馬西平所致的心臟損害多見于老年人或大劑量應用者,可表現心律失常、低血壓、竇性停搏、房室傳導阻滯、充血性心衰、心臟驟停或阿斯綜合征等;有文獻報道發病機制可能與卡馬西平減慢房室間傳導,增加交感節律而抑制副交感有關;因此對老年人,尤其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心臟疾病患者,應適當減少藥物的劑量,服用過程中,應注意觀察患者的心率、心律和血壓,必要時進行心電圖檢查。
7.低鈉血癥
卡馬西平導致低鈉血癥的發生率為5%-40%,與藥物劑量無關,其抗利尿作用可能因為下丘腦滲透壓感受器的敏感性發生了改變;臨床可通過限制液體量來治療明顯的低鈉血癥,嚴重的患者還需停藥治療。
卡馬西平使用時的注意事項
①本品對癲癇小發作無效。
②本品不是一般鎮痛藥,僅用于三叉神經痛。
③用本品期間應定期檢查血象、尿常規及肝腎功能,如發生明顯骨髓抑制或肝、腎功能異常,應立即減量,但不能突然停用。
④用藥期間不宜駕駛車輛、操縱管理機器和高空作業等。
⑤老年患者、乙醇中毒、心臟損害、糖尿病、尿潴留和腎病患者慎用。
⑥用藥期間應定期進行眼科檢查。
⑦需監測卡馬西平的血藥濃度。
卡馬西平與其他藥物相互作用
①本藥與苯巴比妥、苯妥英鈉合用時,后兩者能加速本藥的代謝,使其血濃度降低。
②煙酰胺、抗抑郁藥、大環內酯類抗生素、異煙肼、西咪替丁等藥物均可使本品血濃度升高,可出現毒性反應。
③抗躁狂藥鋰鹽、抗精神病藥硫利達嗪與本藥合用時,可致出現神經系統中毒癥狀。
④本品也可減弱華發林的抗凝作用,與口服避孕藥合用時,可能發生陰道大出血及避孕失敗。
⑤與對乙酰氨基酚合用,可能增加肝臟中毒的危險,并使后者療效降低。
⑥與碳酸酐酶抑制劑合用,出現骨質疏松癥的危險性增加。
⑦與氯磺丙脲、氯貝丁酯、去氨加壓素、垂體后葉素等合用,可加強抗利尿作用,合用的各藥均需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