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癲癇發作怎樣辨別?專家認為假性癲癇是指有類似癲癇樣表現,而大腦中沒有不正常的放電,在急診室要作出診斷是困難的。因為對有些病人行之有效的方法是通過大喊或強光來分散病人的注意力,可以迅速阻止癲癇發作。
如果病人能做腦電圖,可以作出診斷。在假性癲癇發作期間,沒有不正常的放電可被觀察到。同時,“癲癇”發作20分鐘后,血清泌乳素的檢測可以區別是真性癲癇還是假性癲癇。在真性癲癇中,血清泌乳素水平至少要提高兩倍,而假性癲癇其泌乳紊仍在正常范圍。那么到底如何辨別假性癲癇發作呢?癲癇治療專家為我們做了詳細的解答!
假性癲癇發作怎樣辨別?很明顯,沒有一種方法是適用于急診室的,因為假性癲癇常發生于有潛在“真性”癲癇病的患者中,在急診很少能明確診斷。
癲癇小發作有一種是假的。假的如果有心理障礙去解,那不管吃多少都治不好。假性癲癇就是指病人的發作,其源自於心理作用,目的是不外乎是了博取他人的同情或逃避某些事情。假性癲癇與真的癲癇有以下不同點:
由于醫生方面診斷錯誤、選藥物不當、用量不足等因素而造成的所謂“醫源性難治癲癇”,以及患者不按時服藥物、酗酒、熬夜等使臨床發作長久不愈情況,即“假性難治性癲癇”。這兩類患者其實并非真正的藥物物性難治。因此,對于臨床上每一例診斷為“難治性”的患者均要進行再評估,注意區分真正的難治性和假性難治性,才能采取正確的治療態度。
一,是對是否為癲癇發作再次重新評估。一種情況是,有些患者盡管有長期“癲癇”的病史,并在多家醫院診治,但是由于各種原因導致了錯誤的診斷,事實患者并非真正患有癲癇,而是如暈厥、呼吸暫停、不自主動作、偏頭痛等其他非癲癇性疾患。明確為“非癲癇性”后,應停止抗癲癇治療并采用其它對癥性的措施。另外一種情況是,患有癲癇的患者,同時具有非癲癇性發作,但是二者未得到仔細的甄別。
二,要排除對癲癇發作類型錯誤的判斷,或綜合征分類錯誤的判斷。這種情況并不少見,比如將全面性發作誤認為部分性發作,或者將失神發作和復雜部分性發作相混淆等。癲癇的藥物物治療有其一般選藥物用藥物原則,對癲癇發作類型的判斷錯誤,將直接導致藥物物選擇的失誤,會導致發作長久不愈甚至惡化。
三,排除是用藥物劑量不正確或藥物物聯合使用不合理導致的長久不愈。用藥物劑量不正確也經常是治療失敗的原因,對于大多數患者來說,血中濃度的監測可以為臨床治療提供參考,特別是當多種藥物物聯合使用時,雖然給藥物劑量并不低,但經常由于藥物物間的相互作用而使得血藥物濃度維持在低水平,這也常常是治療不能奏效的原因之一。不恰當的藥物物配伍也會出現臨床治療效果不佳或出現嚴重的藥物物副作用。
四,是要認識到雖然成功的治療取決于正確的診斷、選藥物及對預后的判斷,當然還要取決于患者的配合。患者的不良生活習慣,如睡眠不足,即使在正確進行抗癲癇癥狀治療的情況下,也能夠使發作的頻率增加,長久不愈。精神壓力和焦慮也是造成癲癇發作增多的重要因素。適量的活動有利于發作的控制,但是過度運動能夠改變體內的代謝發生明顯的改變,從而增加發作的可能。癲癇患者應該避免飲酒,避免服用興奮性的藥物物。非抗癲癇藥物物如抗抑郁藥物物、抗精神藥物物以及某些抗生素,藥物物之間的相互作用也可能導致頻繁發作,因此,應該仔細詢問患者服用的藥物物,并考慮其對于發作的潛在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