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科學調查,在我們身體中的尿酸,10%是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90%來自體內嘌呤" />
據科學調查,在我們身體中的尿酸,10%是來自我們日常生活中的食物,90%來自體內嘌呤代謝紊亂和藥物,影響#!廣泛的就屬藥物,我們都知道藥物都用副作用,而痛風是嘌呤代謝障礙引起的疾病,尿酸合成增多或者尿酸排泄減少,造成高尿酸血癥,血尿酸濃度過高時,尿酸以鈉鹽的形式沉積在關節、軟骨和腎臟中,引起組織異物炎性反應,那么,某些藥物可抑制尿酸排泄導致痛風呢?服用癲癇藥物會影響尿酸嗎?
部分抗高血壓藥
美托洛爾等β受體阻滯劑,硝苯地平、氨氯地平等鈣離子拮抗劑,都可使腎血流減少,抑制尿酸排泄,使尿酸排泄減少,從而引起痛風。
中等劑量的阿司匹林
中等劑量阿司匹林(1-2g/日),以抑制腎小管排泄尿酸為主。臨床發現75-325mg/日用量的阿司匹林,可損害老年人腎功能和尿酸清除能力,引起痛風。
抗結核藥
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都會抑制尿酸的排出,使血尿酸增高。
免疫抑制劑
典型的免疫抑制劑藥物是環孢素。一些風濕病患者,以及接受器官移植并且服用環孢素的患者,是痛風的高危人群,這是因為環孢素會減少尿酸的排出。
部分抗菌藥
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青霉素等屬于抗菌藥物,這些藥大多由腎臟排泄,但是喹諾酮類、青霉素等抗菌藥的排出會影響尿酸的排出,使體內尿酸水平升高,進而引起痛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