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國內外有關癲癇兒童的心理研究并不多,但其重要性已日益被認識,各種形" />
目前,國內外有關癲癇兒童的心理研究并不多,但其重要性已日益被認識,各種形式的心理咨詢是減輕患兒心理障礙的有效方法,掌握癲癇兒童的心理特點并正確引導,是除yao物治療外的另一重要內容。只有進行yao物及心理干預的全面綜合的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癲癇效果,才能提高癲癇兒童的生活質量。
一、對癲癇兒童的心理咨詢應注意以下幾點
1建立良好的醫患關系當患兒被診斷為“癲癇”時,患兒及家長承受不了這種打擊,以種種理由拒絕接受診斷,從而產生錯誤概念:
不能面對現實,試圖否認醫生診斷;
不遵醫囑,擅自服yao,偏信“驗方”、“秘方”。此時醫護人員應抓住患兒及家長的心理特征,耐心講解,針對有關心理進行解說,提高醫生在患兒父母心中的地位,取得信任,互相溝通。采用恰當的手段和系統理論更有效地醫治他們心靈的創傷,鼓勵患兒及其家長樹立信心,早日康復。
2建立比較系統的心理檔案應根據不同癲癇類型給予不同干預內容。
3對患兒提供有針對性的、有步驟的心理咨詢患兒存在的主要問題是對疾病缺乏認識及因病帶來一系列的心理、社會障礙。成人EP患者的心理障礙常源于兒童期,因此應盡早給患兒提供關于癲癇的基本知識,對有心理障礙者進行心理干預,提高患兒對疾病的認識水平,解除焦慮及恐懼情緒并改善行為,提高社會適應能力,促進患兒身心健康,有利于控制發作。
兒童癲癇病心理咨詢的注意要點有哪些?" width="400" height="300" src="http://img.jianke.com/article/201506/2110128888-20150622213402483.jpg" />
4對患兒家長的咨詢患兒親屬特別是父母的焦慮情緒和過分保護是可以理解的,但卻是引起和加重患兒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因此有必要對患兒家長進行咨詢,消除其心理障礙,建立對疾病的正確認識,以便更好地配合治療癲癇。不少學者強調指出,患兒母親的癲癇知識水平和對患兒的態度常影響患兒的心理狀態。
5對患兒情況作定性、定量的全面評估定性評估的目的在于了解患兒及其家長存在的心理問題所在,作為咨詢的依據,定量評估是把存在的問題加以量化并觀察咨詢效果。
6鞏固咨詢效果,建立比較系統的心理檔案由于內外環境的不斷變化,人的思想和情緒也隨之改變。所以對每次就診的患兒,除常規治療外,有時需多次咨詢。如果由于門診時間的限制,應安排專門咨詢時間,對其進行心理調適是非常必要的。
二、認知及行為治療
認知治療的目的就在于矯正不正確的認知,使病人情感和行為得到改變,這正是患兒及家屬極需要幫助的問題。認知療法被廣泛應用治療各類心理障礙。行為治療就是包括一般支持、識別先兆及觸發因素,正確處理日常壓力、學習自我觀察、進行放松訓練及提高社會能力等方面的治療。
三、社會支持
社會上已愈來愈認識到偏見和歧視帶給癲癇患者的傷害。國際上近年來成立了相應的組織如“國際癲癇署青年委員會”,在青年中傳播有關癲癇的知識,為患者提供幫助。1996年,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抗癲癇聯盟聯合推動了旨在使4千萬受癲癇影響的人們受益的全球抗癲癇運動,其主要目標就是使公眾了解癲癇是一可治之癥,改變社會對EP患者的態度、無知和誤解。EP兒童的社會環境中,老師對患兒良好態度非常重要,并為周圍兒童樹立了榜樣,因此應鼓勵家長和醫生之間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