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是事物都一樣,一旦過量都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特別是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更是" />
所有是事物都一樣,一旦過量都會產生一些不良影響,特別是用于治療疾病的藥物,更是如此。以下就以抗癲癇藥物對血液系統的毒性作用為例說明此事。
抗癲癇藥物對血液系統的影響
抗癲癇藥物幾乎對血液系統的各種細胞成分均有影響,包括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血小板黏附或聚集障礙、淋巴細胞增多或減少、淋巴瘤樣改變、再生障礙性貧血、類白血病反應、大紅細胞癥、溶血性貧血、凝血因子下降、出凝血時間延長等。
不同的病人不良反應發生的時間與嚴重程度各不相同,可以是復發性、一過性或持久性存在;可以在服抗癲癇藥物后立即出現,也可以于治療開始后幾年才發生。
嬰幼兒、兒童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可能與其肝、腎功能尚未發育完全有關。
不論進行何種手術均應向醫生說明服藥情況
丙戊酸鈉可引起血小板減少癥,并抑制血小板聚集,導致凝血因子異常。卡馬西平可導致白細胞減少、再生障礙性貧血及嚴重的粒細胞減少癥。停藥后不久即可恢復,嚴重的血液學改變較為罕見。
所以服用抗癲癇藥物的病人應定期檢查血常規和血小板,若出現皮膚青紫、血腫或鼻血,應做血小板計數、出血時間和血小板彈性強度檢查。特別是在進行任何手術之前要向醫生說明所服用藥物情況。不是所有的外科醫生都能確切了解抗癲癇藥物對凝血的影響,有必要提醒自己的醫生,非急診怛是必須進行手術時,一定要在術前明確凝血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