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過敏綜合征多見于服用芳香族抗癲癇藥的患兒,它是一種由抗癲癇藥" />
抗癲癇藥過敏綜合征多見于服用芳香族抗癲癇藥的患兒,它是一種由抗癲癇藥所致的與藥物劑量無關的副反應綜合征,多在服用抗癲癇藥物后3個月內出現癥狀,其臨床特點為具有發熱、皮疹、內臟損害三聯征。癲癇患兒的家長,應緊密觀察患兒服藥之后的反應,以及早發現抗癲癇藥過敏綜合征。
在出現抗癲癇藥過敏綜合征時該如何治療呢?
首先,應立即停用過敏藥物,急性期可用安定類抗癲癇藥。
其次,進行抗生素抗炎。
第三,進行抗過敏治療
可給予抗組織胺藥物,維生素C、鈣劑等。對一般AHS患兒早期應用激素,一般主張用大劑量甲基強的松加大劑量靜脈用丙種球蛋白控制全身炎癥反應。
第四,加強皮膚、粘膜護理,避免繼發感染。
第五,保護內臟功能,若肝功受累,可給保肝藥。
第六,避免接觸其他過敏原,換用抗癲癇藥時注意苯巴比妥鈉,卡馬西平間的交叉過敏反應,可選用丙戊酸鈉、托吡酯和左乙拉西坦等藥物。此外,拉莫三嗪雖也可發生AHS,但未發現其與其他芳香族抗癲癇藥間的交叉過敏,仍可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