驚!癲癇病人用藥有這么多誤區。服用抗癲癇藥的劑量不足或過大都不利于對癲癇的控制。若用" />
驚!癲癇病人用藥有這么多誤區。服用抗癲癇藥的劑量不足或過大都不利于對癲癇的控制。若用藥劑量過小容易使患者處于“亞治療狀態”:相反,若用藥劑量過大不但可增加癲癇發作的次數,還容易引起患者的慢性藥物中毒。
誤區之一:迷信新藥
目前,國際抗癲癇聯盟仍然推薦卡馬西平、丙戊酸鈉、苯妥英鈉、苯巴比妥、撲米酮、乙琥胺、氯硝西泮等為一線抗癲癇藥物。但由于近年來又有十余種新的抗癲癇藥投放市場,如托吡酯、拉莫三嗪、氨己烯酸、加巴噴丁、奧卡西平等,所以,很多癲癇患者便過分地相信新藥,誤認為上述新藥要比老藥好,并過早地加用新藥,結果導致了不良后果的發生。總的來說,這些新的抗癲癇藥的療效并不優于傳統的一線抗癲癇藥,而且價格昂貴?;颊咧挥性谟靡痪€抗癲癇藥不能控制病情或出現了嚴重的副反應時才可考慮使用這些新藥,并應嚴格掌握這些新藥的適應癥及不良反應。
誤區之二:過早停藥
臨床證實,癲癇患者堅持服藥的時間越長,其停藥后病情復發的機會就越少。各型癲癇患者停藥所需的時間不同,如全面性強直一陣攣發作的患者須用藥一年以上才能停藥;失神發作的患者須用藥半年以上才能停藥。需要指出的是,癲癇患者在病情最后一次發作后,仍需根據自己病情的發作類型、發作頻率等繼續服用1~5年的藥物,然后再逐漸停藥。有些由腦部器質性疾病引起的癥狀性癲癇患者,在病因未去除之前需終生服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