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心理學會第123屆年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的大腦與正常人的大腦對音" />
據美國心理學會第123屆年會的一項研究表明,癲癇患者的大腦與正常人的大腦對音樂的反應不同,這一發現可能會為預防癲癇的發作帶來新的治療方法。
“我們相信,音樂可用于癲癇患者的干預治療,”ChristineCharyton說道。
約80%的癲癇病例為顳葉癲癇,癲癇病變主要出現在大腦的顳葉。而處理音樂的聽覺皮層恰位于顳葉,這就可以解釋為何Charyton想研究音樂對癲癇患者大腦的影響。
Charyton及其同事使用腦電圖對比了伴與不伴癲癇的人群其大腦對音樂的處理能力。他們收集了2012年9月至2014年5月期間在俄亥俄州立大學韋克斯納醫學中心接受監測的21名癲癇患者的數據。
研究人員首先記錄了10分鐘患者并未聽音樂時的腦電波模式,然后記錄了10分鐘播放Mozart的D大調奏鳴曲或行板第二樂章或JohnColtrane的《我#!喜歡的事情》時的腦電波模式,然后靜音記錄10分鐘此時的腦電波模式,然后再記錄10分鐘剩余兩個音樂作品時的腦電波模式,最后再記錄10分鐘靜音情況下患者的腦電波模式。三個音樂作品的播放順序是隨機的,意味著有的患者第一次聽到的為Mozart的作品,而有的患者則第一次聽到的為Coltrane的作品。
研究人員發現,患者在聽音樂時其腦電波的活躍性水平明顯升高,更重要的是,與不伴癲癇的人群相比,癲癇患者的腦電波活動性變化和音樂更為一致,尤其是顳葉癲癇患者。
Charyton說道,“對于此發現我們很吃驚,我們假設大腦處理音樂的方式與處理無聲的方式不同,但是我們并不清楚癲癇患者大腦對此的處理方式是否形同。”
雖然Charyton并不認為音樂可替代目前癲癇的治療方法,但是該研究表明,音樂可用與傳統的治療方法相結合,有助于預防癲癇患者的癲癇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