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小動作”小心癲癇病
經常“小動作”小心癲癇病 小孩頑皮是天性,但是家長要注意區別,有些異常動作是癲癇的癥狀。癲癇是由多種病因導致的腦部神經元群陣發性異常放電所致的發作性運動、感覺、意識、精神、植物神經功能異常的一種疾病。該病臨床表現多樣,可有肢體抽動、感覺異常、特殊行為等。小兒癲癇是小兒時期常見的神經系統慢性疾病,患病率為3%。至6%。。需注意的是,我國每年癲癇新發病人40萬,40%為15歲以下兒童,75%至80%起病于18歲前,0至1歲是癲癇發病#$個高峰。
導致兒童癥狀性癲癇的病因主要有三個:母親在孕期或生產時出現異常,包括胎兒宮內缺氧、產傷等;胎兒先天發育或先天性代謝異常;顱腦外傷或大腦炎癥。大多數癲癇患兒通過正規的藥物治療都可以取得滿意療效。
李建國提醒說,在他接診的大量患者中,很多是從兒童時期開始發病的患者,因未得到規范治療,直至病情經常發作、不斷惡化,成年后演變成了頑固的難治性癲癇。其實,由于兒童神經功能的恢復和再生能力比較強,疾病相對容易治療,因此
兒童癲癇更要積極治療,切莫錯過治療時機。
嬰幼兒家長需警惕刻板反復動作
李建國最近在門診接診了這樣一個病例:患兒今年4歲,近2個月頻繁出現吃飯時經常愣住,動作停止,勺子也常掉地上;有時候還用勺子在碗里攪來攪去,弄得滿桌子都是飯。起初家長并未在意,但又一次出現這種情況時,孩子數秒鐘后雙眼歪向一邊,口角抽搐,還尿了褲子。家長見狀趕緊帶其就診。經仔細詢問病史并為其做了視頻腦電圖檢測及頭部核磁后,李建國告訴患兒家長,孩子頻繁出現的這種愣神、掉物癥狀,是由于腦部異常放電引起癲癇病所致。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