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兒童容易出現哪些心理障礙?目前我國有大量的癲癇患兒未得到規范診療,每年新發病" />
癲癇兒童容易出現哪些心理障礙?目前我國有大量的癲癇患兒未得到規范診療,每年新發病例中多為15歲以下兒童,75%-80%起病于18歲前,0-1歲是#$個高峰。癲癇的經常發作及長期服藥讓許多癲癇兒童出現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礙,對其存在的心理障礙進行干預是除藥物治療外的另一重要內容。只有進行全面的綜合治療,才能達到理想的治療效果,真正提高癲癇兒童的生活質量。
癲癇患兒容易出現哪些心理障礙?
一是情緒變化。用藥時出現緊張、焦慮情緒和對發作的恐懼情緒,怕發作時傷害身體,怕長期服藥會使自己變傻。同時擔心社會上的歧視和偏見,怕被人譏笑,不敢獨自去公共場所,甚至產生厭世輕生的念頭。
二是行為異常。有些孩子由于心理得不到及時疏導,積累下來會出現性格改變,表現為固執、多動、沖動、社交能力下降、強迫行為、攻擊行為甚至自我傷害。
三是認知損害。部分癲癇兒童伴有不同程度的學習困難,不能讀完小學,需要去特殊學校學習,其智力、記憶力、閱讀能力、拼音認字及學習數學能力較差,不能集中精力學習、記憶力減退及學習新鮮事物困難,有的表現不敏捷,空間思維差,定向能力差。
有效克服患兒心理障礙
要有效幫助癲癇病患兒克服心理障礙,家屬的正確引導至關重要。一些父母不希望周圍的人知道孩子患癲癇,也不希望患兒本人知道,擔心由此帶來恥辱和偏見,但這樣最終會因別人對患兒情況不理解及患兒不會保護自己而造成傷害。“因此有必要對癲癇兒童的家長特別是患兒母親進行心理輔導,建立對癲癇的正確認識,消除其心理障礙,以更好地配合治療。”
同時應把心理輔導當做很重要的治療措施貫穿整個治療過程。家長們應多與醫生溝通,以便醫生對患兒情況做定量、定性的全面評估,在不同時期有針對性、有步驟地給予孩子心理輔導。
家長要訓練患兒,讓他們學會處理日常壓力的方法,學習自我控制發作和放松訓練,了解發作先兆及可能增加發作的因素,告訴患兒避開發作的方法,指導其在前驅期及先兆期阻斷和抑制發作的方法。有些患者發作前可以進行放松和深呼吸訓練,這樣可以減少發作,減輕心理障礙。
癲癇患兒容易出現哪些心理障礙?專家告訴我們對癲癇兒童過分約束是有害的,應鼓勵患兒參加活動和運動,盡可能與正常人一樣生活,同時盡早地接受專業的治療,讓我們能夠盡早地恢復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