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慢性反復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癇性發作為特征" />
癲癇是慢性反復發作性短暫腦功能失調綜合征。以腦神經元異常放電引起反復癇性發作為特征。癲癇的發病率與年齡有關。一般認為1歲以內患病率#!高,其次為1~10歲以后逐漸降低。由于對疾病的不了解,通常會產生好多誤區。
1、患者抽搐,就是癲癇病
抽搐是癲癇的主要癥狀之一,但不是癲癇病的獨有癥狀。其它疾病也可引起抽搐,如癔病抽搐、低鈣抽搐、低血糖驚厥等均不屬癲癇病范疇。因此抽搐不一定都是癲癇所致。
2、抽搐動作大是大發作,動作小是小發作
癲癇的大發作和小發作都屬全身性發作。大小發作不是按抽搐動作幅度大小區分的。大發作有全身四肢的抽搐,而典型小發作,僅有短暫的的意識喪失,而沒有抽搐動作。有些患者或家屬把全身大發作以外的其它形式的發作都認定是小發作,顯然是不確切的。
3、癲癇發作時,患者都有神志喪失
絕大部分癲癲患者發作都伴有神志喪失。但有些類型的癲癇,如局限性發作,肌陣攣癲癇等病人發作時意識清楚。因此,不能因為患者神志不喪失,就否認癲癇的診斷而貽誤治療。
4、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繼發性癲癇與遺傳無關
通過對癲癇病人及其有血緣關系親屬的大量調查發現,不僅原發性癲癇與遺傳有關,而且繼發性癲癇的直系親屬發病率遠比普通人群高。從臨床上分析,發生了腦外傷、患過腦炎、腦膜炎、有產傷窒息史的患者不一定都發生癲癇。因而說明,是否發生癲癇不僅取決于環境因素的強弱,而重要是決定于先天的遺傳因素。遺傳決定了一個人發生驚厥的“驚厥閾”值的高低,這種閾值越低越易發生癲癇。若環境因素的強度,超過了其驚厥閾值,就會發生癲癇。從而說明,不僅原發性癲癇,而且繼發性癲癇都具有一定的遺傳性。
5、癲癇具有遺傳性,癲癇病人不宜生育
癲癇雖有遺傳性,但對下代的影響不是百分之百的。一般說來,癲癇病人的子女只有5%發生癲癇,因此癲癇病人是可以生育的。我國法律也未明令禁止癲癇病人生育。但從優生學的角度,癲癇病人#!好避免與驚厥閾值低的人結婚,癲癇病人應在病情穩定,基本控制發作后生育。
6、腦電圖正常,就不能診斷癲癇病
腦電圖檢查對于癲癇病的診斷,鑒別診斷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是診斷癲癇必不可少的輔助檢查手段。據統計80%的癲癇病人腦電圖異常,而有5-20%左右的癲癇病人發作間隙期腦電圖檢查正常,還有一些腦電圖異常的人始終沒有癲癇發作。因此,臨床上不能因腦電圖正常就排除癲癇病的診斷,也不能因腦電圖異常就診斷癲癇。醫生結合病史和臨床發作表現,綜合分析,才能做出正確診斷。
7、幾種抗癲癇藥合用,效果一定會比單一用藥好
抗癲癇用藥原則之一就是主張單一用藥。聯合用藥易導致慢性中毒,藥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藥效,增加毒副作用,并使發作變頻,增加患者的經濟負擔。若單一用藥,不能控制發作時,應分析原因,在醫生指導下一步選擇聯合用藥。有些發作頻繁或者難治性癲癇初次治療可能就需要聯合用藥。應遵醫囑。
8、癲癇是一種不治之癥
癲癇是一種慢性腦部發作性疾病,在治療上有一定的難度。但隨著抗癲癇藥物的不斷研發及癲癇外科手術的進步,絕大多數癲癇病人的病情是可以得到控制,甚至是可以#@治愈的。 9、對癲癇大發作患者可采取掐人中穴、按壓肢體的急救方法
用力掐人中可能會加重其病情,按壓病人抽搐的肢體可能會造成其骨折或軟組織損傷。若在病人發病時強行向其口中塞東西可能會損傷病人的牙齒,有時還會引起病人咬傷自己的舌頭等情況。
任何東西都有可能會讓人產生誤區,那是由于不夠理解,面對這種誤解,只能用專業的知識去應對他,而不是盲目性的。所以癲癇病的基本常識要掌握,癲癇發作的時候可以防范于未然。同時也可以正確對待這種疾病,不至于聽信謠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