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在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后" />
醫生在掌握了患者的病情和實驗室檢查結果后,會對患者做出診斷。了解主要的診斷步驟,有助于患者及家屬配合相關的檢查和治療。一般而言,癲癇的診斷包括四個步驟:區別癲癇還是非癇性發作、確定發作類型、癲癇及癲癇綜合征的分類、病因診斷。
一、區別癇性發作還是非癇性發作
患者出現了發作性癥狀后,#!重要的問題不是如何治療,而是首先明確診斷。有資料顯示,在難治性癲癇患者中約15%的患者根本不是癲癇,而是非癇性發作,按照癲癇治療自然沒有效果。有許多非癇性發作同樣伴有意識、感覺、運動和精神的改變,必須與癇性發作區別,如暈厥、癔病性發作、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低血糖、低血鈣、夢游、精神障礙性疾病、運動障礙性疾病等。此時除了詳細的病史資料,還需要結合一些相關的檢查如腦電圖等來幫助診斷。特別是視頻腦電圖可以同時記錄患者發作時的表現及同期腦電圖變化,對于鑒別癇性發作和非癇性發作有重要意義。另外,親屬提供的家庭錄像常對醫生的診斷有所幫助。
癲癇要具備臨床發作和腦電圖上的癇樣放電兩個特征,。就臨床發作而言,癲癇患者有共同的特點,也有各自的特征。臨床發作共性的內容包括:(1)發作性:指癲癇突然發生,突然終止,發作間期患者是正常的;(2)短暫性:患者每次發作的時間都很短,一般數秒種、數分鐘,除了癲癇持續狀態外,很少超過半小時;(3)重復性:癲癇都有反復發作的特征;(4)刻板性:對每個患者而言,每次發作的表現幾乎一致。臨床發作的個性指不同類型癲癇所具有的特征。
癲癇的診斷主要依靠病史,醫生通過病史分析患者的發作具有癲癇的共性和不同類型發作的特征時,還需要進行腦電圖檢查尋找診斷的輔助證據,同時尚需排除其他非癇性發作性疾病。
二、確定發作類型
確診為癲癇后,接下來要對發作類型的進行分類。不同類型的癲癇治療方法不同,發作分類錯誤,可能導致藥物治療失敗。發作時所表現的癥狀取決于異常放電在大腦起源的部位和擴散的程度和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