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癲癇的診斷、分類以及癲癇發作起源的判斷,發作的癥狀學十分重要。大部分癲癇患" />
對于癲癇的診斷、分類以及癲癇發作起源的判斷,發作的癥狀學十分重要。大部分癲癇患者在發作時往往意識不清,無法完整回憶發作時的感受和發作狀態,并且由于患者家屬的文化知識水平參差不齊,對患者發作時的狀態描述也很片面,并帶有主觀性,沒有將一些細節癥狀觀察在內,導致醫生無法客觀地了解患者癲癇發作時的具體表現。隨著手機的普遍使用,高清和高像素的手機相機可以清晰記錄患者發作的細節。那么,癲癇發作時患者家屬該如何攝錄發作過程和細節?
①癲癇發作時,以人為本,首先要保證病人的安全,不能為了拍照或攝像而置患者安全于不顧,一定要避免發作時的意外傷害、窒息等。對于大多數癲癇患者來說,一次癲癇發作的時間都很短,不需要特殊的救治,可以把病人就地放倒在地上或床上,頭部偏向一側,周圍不要有尖銳的物品以免誤傷,如果口腔內有較多的痰液或分泌物,需要幫助吐出或吸出,避免誤吸。目前循證醫學認為,癲癇發作時采用掐人中、針灸或在口腔中放置壓舌板等,均是不可取的。如果出現癲癇持續狀態,需要呼叫120將患者送往醫院。
②盡可能在光線良好的條件下進行攝錄,保持環境安靜,在攝錄時還需要將患者的發聲等記錄。
③盡可能攝錄發作的全過程,包括發作的前兆、發作過程以及發作后的表現。
④既要攝錄發作的全身表現,也要記錄發作的局部細節。首先要攝錄發作時全身的表現,把手和腿都露出來,如果在睡眠狀態蓋著被子,要把被子打開,錄下抽搐時的具體表現;其次,有些部位需要給到特寫,比如眼球到底是往哪個方向轉動?頭部往哪個方向偏轉?嘴角往哪里歪?如果單手抽搐,將抽搐的那只手展示出來,以觀察抽動的頻率、幅度、抽搐的時間等;所以,理想的癲癇發作錄像既要全面又需要有局部的細節特寫。
⑤如果有兩人在患者旁邊,可以同時攝錄,一人攝錄全身表現,另一人攝錄局部表現。
⑥最后記錄多次發作的情況,因為有部分患者的發作形式是多樣的,這樣盡可能多的提供相關信息給醫師,提高診斷的準確率。
總之,病人發作時的狀態對于癲癇專科醫生非常重要,一些類型的發作僅憑錄像就可以做出明確的診斷以及治療方案。所以,癲癇患者的家屬要重視對患者發作情況的記錄,以便于協助醫生的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