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患者發病時常常會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給患者的工作生活甚至是生命造成了威脅。因此" />
癲癇患者發病時常常會全身抽搐、口吐白沫,給患者的工作生活甚至是生命造成了威脅。因此,治療癲癇刻不容緩。其中,藥物治療是癲癇患者比較常用的治療方法。但是,癲癇藥物是有很多講究的。那么,癲癇患者應該怎樣服藥才合理有效呢?
根據發作類型選藥:
小發作:其主要表現是短暫的意識消失與動作中斷,能持續數秒鐘或幾分鐘,常見于小兒。地西泮、氯氮 效果較好。乙琥胺為治療小發作的首選藥物,亦可用于其他藥物無效的小發作。三甲雙酮曾作為治療小發作的首選藥,但因其毒性大,現已少用。
大發作:首選的藥品是苯妥英,用藥后,有60%左右的患者可控制發作,20%左右癥狀減輕,但是奏效慢。可以與苯巴比妥合用,雖然合用會降低苯妥英的療效,但仍應這樣配伍。如果仍然不能夠控制住大發作,則應改用或加用撲癇酮,也可加用地西泮。丙戊酸鈉對于大發作的療效較好。
癲癇患者如何正確服藥?
1
剛開始服藥用藥時,有的患者可能有自發性緩解傾向,但患者仍需進行治療。對于首次發作或者1年以上發作1次的患者,醫生應在在告之患者及家屬抗癲癇藥副作用和不治療可能的后果情況下,酌情選擇用藥。但出現有以下情況的首發患者應開始用藥:
腦電圖有明確癇樣放電的患者;
首次發作患者,過去曾有過有誘因的發作,或有癲癇家族史;
患者被人或家屬強烈要求用藥時,也可給予抗癲癇藥,因為患者是否復發難以預測;
病因明確,例如灰質發育異常、顱內血管畸形、顱內占位性病變、腦外傷、產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等。
2
合理選藥,抗癲癇藥物的選擇,必須很據發病類型、患者的年齡、性別及藥物小良反應大小、藥物來源、價格等進行個體化瀹療。其中#!重要的依據是癲癇發作類型,可選用傳統藥,也可選用新的抗癲癇藥選藥不當,不僅治療無效,而且可能加重癲病的發作。
由于藥物治療癲癇病需要較長的時間,8成左右的患者食使用以上藥物可得到滿意的控制,但仍有10%~20%的難治牲癲癇的患者需選用新的抗癲癇藥物治療或轉到醫師處進行處理。
3
初始用藥的計量需慎重選擇,從小劑量開始,逐漸加量,直至能夠有效控制癲癇發作又沒有明顯不良反應為止。如不能達此目的,寧可滿足于部分控制,不出現嚴重的不良反應是癲癇藥物劑量原則的核心。
對于癲癇患者用藥情況癲癇患者一定要尊早醫囑,千萬不要私自停換藥物,這樣不能無法治愈癲癇還會加重癲癇病情。專家提醒:癲癇病雖然治療困難,但不是不能治愈。大量資料表明,只要治療及時,方法得當,80%左右的患者能夠得到完全控制和治愈,因此,癲癇并非不治之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