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神經系統疾病,它是古老的,又是世界性的,據中外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資料可" />
癲癇是神經系統疾病,它是古老的,又是世界性的,據中外有文字記載的歷史資料可知,人類認識癲癇上下五千年了。生活很美好,健康很重要,一起來分享癲癇知識吧。
嚴格地說癲癇僅僅是一種癥狀,因為雖然臨床癥狀相同但每個病人的病因不完全一樣,換句話說多種病因通過相同的機制引起相似的癥狀,這就像頭痛、肚子痛一樣。可是醫生都把癲癇當作疾病的診斷術語,醫學書上也把癲癇當作獨立的疾病設專章討論。這是因為癲癇雖然病因不同但治療相同,預后也有共同之處,因此可以將癲癇視為一種特殊的疾病。
癲癇可以根據病因分類,分為原發性癲癇、癥狀性癲癇以及隱源性癲癇。在所有癲癇發作的背后都有一個特殊的病因,當然這個原因應該足以促使發作。癲癇發作應具備3個因素:①病人驚厥閾低下,這是由遺傳因素決定的;②有可以引起癲癇發作的大腦病變;③有可以引起發作的誘因。但是在臨床上并非全部病人都可能發現和證實這3個因素或不能完全發現這3個因素,惟一的原因是目前的臨床檢查手段還很不完善。
所謂原發性癲癇是一個很不嚴謹的名詞,在醫學術語中并不少見如原發性高血壓。原發性一詞是指找不出明確病因的某種疾病。萬事皆有因,無因即無果,疾病怎可能無原因,只是目前檢查手段未能找到病因而已。在原發性癲癇中遺傳因素是很明顯的。有人統計癲癇病人的同胞兄弟姐妹中癲癇的發病率為22.8%,其父母為19.4%,叔舅姑姨為6.2%,祖父母及外祖父母為3.0%,表兄弟姐妹為2.3%,遠遠高于一般人群的5‰,而且親屬中的發生率因親屬關系的遠近而不同。雙胞胎的研究也顯示遺傳因素的重要作用,在雙胞胎的研究中有"一致率"的概念,即一個患某種疾病另一個也發生同樣疾病的百分率,在單卵雙生子中患癲癇的一致率為60.2%,而雙卵雙生子中僅為13.2%,前者所接受的遺傳影響完全一致,后者則不完全相同。
隱源性癲癇不同于原發性癲癇,臨床資料表明這個病人應該是癥狀性的,但通過詳細的各種檢查未找到明確的病因就稱之為隱源性癲癇。原發性和隱源性癲癇的概念是相對的,有些過去認為找不到病因的癲癇,在現代化檢查手段出現以后發現了明確的病因。例如大腦灰質異位在19世紀病理檢查已發現了這種現象,并明確為生前癲癇的病因,因為當時檢查手段不完備所以在生前發現不了。灰質異位是大腦很微小的發育畸形,所謂灰質一般都在大腦表面由神經細胞組成,而異位的灰質則在大腦深部。20世紀80年代磁共振成像應用于臨床以后在生前即可發現灰質異位,這樣的病人就不再稱為原發性或隱源性癲癇,而屬于癥狀性癲癇了。所以今后隨著檢查手段的進步肯定原發性和隱源性癲癇的范疇會越來越小。
癥狀性癲癇指的是病因明確的病人。癲癇的病因是多種多樣的,不但神經系統的多種病變可以引起癲癇,而、。且一些其他系統的病變也可以是癲癇的病因。不管病因是什么就其發展情況可以分為兩大類即病因是逐漸進展的,如不針對病因治療就會越來越重,如顱內良性腫瘤;另一類是病因不再發展如腦炎后遺癥、腦外傷后遺癥。從治療情況來看,病因有可以治療的和不可治療的兩類。遺憾的是就癲癇而言明確病因的大多數為非進展性和不可治的,像圍產期異常,生后腦損傷已經形成,醫生回天乏術只能用物控制癲癇發作了。
癥狀性癲癇有6大病因即:先天性及圍產期異常,顱腦外傷,中樞神經系統感染,腦血管疾病,顱內腫瘤和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不同年齡的癲癇病因不同,在14歲以下兒童以先天性和圍產期異常為主,此外就是中樞神經系統感染和顱腦外傷;成年人則以顱腦外傷為主,其次為腦內腫瘤,先天性和圍產期異常還占一定比例;60歲以上則以腦血管病為主,其次為中樞神經系統變性病及腦內腫瘤。除了神經系統疾病外全身其他臟器的疾病也可能是癲癇的病因,尤其是心功能障礙、內分泌及代謝疾病,如甲狀旁腺功能低下及功能性胰島細胞瘤,其主要癥狀可以是精神運動型發作,而紅斑性狼瘡可以有強直陣攣發作。慢性酒精中毒的癲癇發作率高達24.8%。
通過了對上述內容的了解,加深了對癲癇的了解,懂得預防癲癇,了解癲癇,讓我們的身體更健康,更好遠離癲癇的危害。愿您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合家幸福,圓圓滿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