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癲癇的中藥都有什么?癲癇系一慢性疾病,控制不好,可遷延數年,甚至數十年之久,為此,不少癲癇患者對能否治好這個病持悲觀態度。必須指出,大多數癲癇的愈后較好。那么問題來了,治療癲癇的中藥都有什么呢?我們一起來了解下:
常用中藥有石菖蒲:辛、苦,溫。歸心、胃經。化濕開胃,開竅豁痰,醒神益智。用于脘痞不饑,噤口下痢,神昏癲癇,健忘耳聾,是最常用的抗癲中藥。馬蹄香:味微辛、苦、甘、淡,氣香,性平,無毒。入肝、腎、小腸、膀胱經。內服利尿通淋、清熱鎮驚、解暑、消風散氣、去積、活血。
鉤藤:味甘、微苦,微寒,歸肝、心包經。功效平肝熄風、清熱鎮驚,適用于肝陽上亢、熱盛風動所致的抽鉤藤搐。鉤藤主要成分為鉤藤堿和異鉤藤堿,此藥有明顯鎮驚作用,可以降低大腦皮層的興奮性,有預防和控制癲癇發作的作用。牽牛子:苦、寒;有毒。歸肺、腎、大腸經。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用于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
纈草:味辛微甘,性溫,入心、肝二經,安神鎮靜,驅風解痙,生肌止血,止痛,治癔病。蜈蚣:性味咸、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攻毒散結。熄風止痙作用強,適用于癲癇發作引起的驚厥抽搐及口眼歪斜,有一定毒性。
全蝎:味辛、微溫,入肝經,能熄風止痙、通絡止痛、解毒散結,適用于風邪引起的驚癇,發作時有抽搐之癥,需要注意的是全蝎有毒,使用時要注意劑量。
僵蠶:性味咸、辛,平,入肝、肺經。功效熄風止痙、祛風清熱、化痰散結,適用于肝風內動和痰熱引起的癲癇病。
地龍:性味咸、寒,入肝、脾、膀胱經。能熄風通絡、清熱鎮驚、平喘、利尿,適用于溫熱、神昏、抽搐或瘀滯等癇證。
蟬蛻:性味甘、寒,入肝、肺經。能疏散風熱,又可涼肝熄風止痙,多用于癲癇抽搐之證。羚羊角:咸、寒,歸肝、心經。能平肝熄風、清熱鎮驚、解毒,主治熱盛神昏、驚癇抽搐。
牛黃:性味苦、涼,歸肝、心經。功效熄風止驚、化痰開竅、清熱解毒,多用于熱盛所致的驚厥抽搐。
治療癲癇的中藥都有什么?選擇治療的方法是很重的,癲癇的類型很多,治療的方法也就各不相同,只有選擇正確的療法才能有效的治療疾病?;颊呖筛鶕€人情況經專家確認有效的診斷之后,根據癲癇發作類型選擇安全、有效、價廉和易購的藥物。才會取得治療的最好辦法。建議不要盲目選擇就醫,及時到正規有權威的醫院進行治療以免延誤病情。祝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