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的檢查現如今也是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患者對于癲癇檢查這個概念也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們" />
癲癇的檢查現如今也是日新月異,越來越多的患者對于癲癇檢查這個概念也有了新的認識,下面我們一起來認識。
癲癇是臨床常見疑難病癥之一,具有頑固性、突發性、反復性等特點。據世界衛生組織對我國大規模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癲癇發病率為7‰,全國有癲癇病人800多萬,其中兒童和青少年為高發人群。據全國第五屆癲癇病學術會議披露,癲癇人群中,40%多的患者從未進行過治療,35%的患者接受的是不正規的治療,不能很好地控制癲癇發作。長期、反復的癲癇發作嚴重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不僅給患者造成巨大的精神壓力,而且給患者家庭帶來了沉重的經濟負擔。給癲癇患者以更多的理解和關愛,使他們得到正規的、有效的治療,盡快走出陰影,是全社會的責任。為此,筆者就癲癇的發病原因及治療等相關問題,采訪了著名神經外科專家、304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李安民教授。
癲癇的發作類型
癲癇是由于大腦神經元反復放電所引起的一種發作性、突然性、短暫性的腦功能紊亂。據李教授介紹,根據腦內異常放電的部位和范圍不同,癲癇在臨床上表現出的發作癥狀也不同,歸結起來有四種類型。一是大發作,表現為突然意識喪失,全身痙攣性抽搐,口吐白沫,雙眼上翻,大小便失禁。癲癇患者中80%表現為全身性大發作。由于其發病時出現上肢屈曲,下肢伸直,身體向后背,狀如羊角,又像風一樣來去突然,所以老百姓把癲癇也叫作“羊角風”;二是小發作,表現為活動當中突然停頓,如老師在講課時突然失神,粉筆掉在地上,或者吃飯時筷子掉在地上等,具有突然性、短暫性的特點;三是局限性發作,表現為身體的某一部位出現抽動或強直;四是精神運動性發作,表現為情感異常,煩躁不安,或緘默不語,有個別患者有攻擊性行為。
癲癇的多種病因
很多原因都可以引起癲癇,特別是大腦皮質的病變。一般認為與下列四種因素有關:1、遺傳因素:在一些有癲癇病史或有先天性中樞神經系統或心臟畸形的病人家族中容易出現癲癇,其發病率是無陽性家族史人群的7倍,但癲癇通過何種方式遺傳目前還不清楚;2、腦損害與腦損傷:在胚胎發育中受到病素感染、放射線照射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胚胎發育不良可以引起癲癇;胎兒生產過程中產傷也是引起癲癇的一個主要原因;顱腦外傷也可引起癲癇,其中開放性顱腦損傷病人的癲癇發生率可以達到50%;3、顱腦其它疾病:腦瘤、腦血管病、顱內感染等,其中腦膠質細胞瘤的癲癇發病率高達88%,顱內動靜脈血管畸形的癲癇發病率可以達到50%;4、環境因素:男性病人較女性病人稍多,青少年及青壯年多見,農村高于城市,另外發熱、精神刺激等也是癲癇發生的誘因。
準確診斷檢查是治療的前提條件
癲癇并非不治之癥,關鍵是要早期診斷,進行正規的治療。而早期準確的診斷檢查是進行正規有效治療的前提。癲癇檢查的目的,一是要確診是不是癲癇,二是要明確癲癇的發作類型及病因,三是定位致癇病灶的精確部位。
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有關癲癇診斷方面的檢查手段也越來越先進,從腦電圖技術到目前的CT、MRI、SPECT、fMRI、PET等結構和功能影像學的檢查,都為癲癇的診斷提供了有力的幫助。
在諸多的檢查手段中,腦電圖的檢查是#!為關鍵的技術。因為約有20%的癲癇病人為普通影像檢查不能發現病灶的頑固性癲癇,同時所有功能影像學的檢查對癲癇病灶的定位都是間接和推測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