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臨床上發(fā)現(xiàn)癲癇癥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得當" />
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臨床上發(fā)現(xiàn)癲癇癥患者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不得當就會出現(xiàn)精神障礙癥,醫(yī)學上又稱之為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出現(xiàn)無疑是給患者帶來了更深更大的痛苦,因此,了解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對人們來說非常重要。
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之一:癲癇源綜合定位及外科手術治療
經(jīng)過抗癲癇藥物治療后,大部分病人均能達到治愈或緩解的目的。20%~25%的患者癲癇發(fā)作比較頑固,雖經(jīng)長期服用各種抗癲癇藥物仍不能緩解。近幾十年來,癲癇的外科手術治療才有了長足的進步,主要是由于腦電圖和神經(jīng)影像學定位的飛速發(fā)展,對癲癇灶的定位能力大大提高了。錄像腦電圖同步監(jiān)測可以準確地記錄發(fā)作類型及癲癇灶的起源,磁共振檢查、顱內電極的應用及核醫(yī)學的#!新進展,SPECT和PET可敏感地發(fā)現(xiàn)癲癇灶腦局部血流及代謝的異常。這些先進技術的相輔相成,使癲癇灶在電生理、腦結構和功能定位方面非常準確。
癲癇病灶的切除手術必須有特定的條件:①癲癇灶定位必須十分的明確;②切除病灶應非常局限;③術后不會留下嚴重的功能障礙。因為手術畢竟有一定的風險,因此只有藥物治療確實無效的難治性病人才考慮手術。效果比較理想的是部分性癲癇,全身性癲癇也有一些其他的手術方法,但效果不盡如人意。并非所有的難治性癲癇都能通過手術而治愈的,據(jù)國外統(tǒng)計,在難治性癲癇患者中只有15%可能符合手術的指征。比起手術本身來說,癲癇源的綜合定位更為重要。否則盲目的手術不但不能終止發(fā)作,相反還會引起手術的合并癥,如偏癱、失語、記憶力減退等。總之,癲癇的手術應該是非常慎重的。
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之二:病因治療
首先明確病因,應針對病因治療,如低血糖、低血鈣等代謝紊亂所致的癲癇,應積極治療原發(fā)疾病;對顱腦疾病如腫瘤、腦血管畸形等所引起的癥狀性癲癇,可考慮進行外科手術治療。
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之三:抗癲癇的治療
發(fā)作期處置:對大發(fā)作的患者應置于安全處,解衣松扣。確保呼吸道通暢,若病人張口,應用壓舌板或卷成細條狀衣角、手帕等墊在上下臼齒間防舌咬傷,切勿強行撬開。抽搐停止將頭偏向一側,以利于口腔中分泌物流出,防止吸入性肺炎或窒息。意識未恢復前應保護病人。
及時控制抽搐的方法可用地西泮,成人首次劑量10~20mg,按1~5mg/min緩慢靜脈注射,間隔30min可重復使用;或于首次使用后,將地西泮20~40mg加入10%葡萄糖100~250ml中靜脈緩滴,10~20mg/h,視發(fā)作情況控制劑量和滴數(shù),24h不應超過120mg。
癲癇藥物治療:癲癇的藥物治療與癲癇的診斷和分類是密切相關的。一般來說,對僅有1次發(fā)作的病人可以暫不予藥物治療。如腦電圖有明確的癲癇樣放電,診斷確定無誤,發(fā)生第2次、第3次發(fā)作的可能性極大,則要考慮予以抗癲癇藥物治療。
癲癇性精神障礙癥的治療方法困難嗎之四:心理治療
在藥物治療的同時可配合心理治療。國內外資料均顯示大多數(shù)癲癇的預后是好的。一組癲癇患者經(jīng)20年的長期隨訪,有70%~80%的發(fā)作可在最初的5年內緩解,其中50%可完全停藥。歷史上有些杰出的作家、學者,雖患癲癇多年,但仍然始終保持優(yōu)異的工作能力。因此,醫(yī)務人員、患者及患者親屬、朋友等,必須強調樹立癲癇是一種可治性的疾病的概念。建立自信心、正確認識癲癇和面對癲癇病人,對治療癲癇是十分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