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臨床治療主要應" />
癲癇是一種慢性神經系統疾病,多發生在兒童及青少年,臨床治療主要應用抗癲癇藥物對癥治療,控制癲癇發作。在臨床治療中常可以見到服用了一段時間抗癲癇藥后,患者的癲癇發作并沒有得到有效的控制,或臨床發作控制不理想。這時應仔細查找療效不佳的原因,通過采用調整劑量,聯合用藥或調換抗癲癇藥物的方法,以達到滿意的治療效果。
抗癲癇藥物療效不佳時應檢查患者的診斷是否正確,完善相關檢查以進行鑒別診斷;檢查所應用抗癲癇藥物是否與診斷的癲癇發作類型相適應;檢查服用藥物劑量及服用方法是否合適,可采用檢查血藥濃度水平的方法估計藥物在腦中的濃度,評估藥物的作用。
如果經過對于病情的評估認為診斷是正確的,就應該繼續應用抗癲癇藥物治療。對于抗癲癇藥物應用與癲癇類型相適合,但血藥濃度較低,未達到有效血藥濃度者,應根據用藥具體情況酌情增加藥物用量。如果發現選擇的抗癲癇藥物與患者癲癇發作類型不相適合,藥物血藥濃度已超出正常范圍仍不能有效控制癲癇發作,或藥物未達有效劑量卻已出現嚴重毒副作用時,就應考慮更換藥物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