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在患者有感覺到在服用藥物有些不正常的現象時,就應立即" />
抗癲癇藥物的不良反應在患者有感覺到在服用藥物有些不正常的現象時,就應立即停止服用,去正規的癲癇病醫院弄清情況是不是有不良反應,而不是還一直堅持著繼續服用,“是藥三分毒”這句中醫藥常說的話也適用于西藥,也許將來科學進一步發展會出現毫無不良反應的藥物。目前所有的藥物都有不良反應,包括維生素在內,抗癲癇藥也不例外。不良反應不是中毒,中毒是超過極量以后才出現的癥狀。
抗癲癇物藥物的不良反應
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是指應用劑量大才會出現的一些癥狀,減低劑量就會消失。這是大家都非常熟知的,以苯妥英鈉為例說明劑量大小與不良反應的癥狀密切相關,說的更確切一些應該與血濃度的高低有關。苯妥英鈉在成人常用劑量為每天300毫克,這個劑量,在血濃度大約為每毫升10~20微克,這個劑量在大多數人沒有不良反應。如果增加劑量使血濃度達到每毫升25微克就會出現頭暈,煩燥,視力模糊,眼球震顫,如果再增加劑量隨著血濃度的升高會出現走路不穩,記憶力低下,眩暈,嘔吐,視物成雙以致于昏迷。其他抗癲癇也都有與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這種不良反應減量或停藥后一般都會消失。
第二類是特異性不良反應。這類反應與服用藥物劑量的大小無關,與病人的體質有關,包括過敏反應。其中#!明顯的就是皮疹,一般癥狀都很輕,停藥后都會消失,但有少數病人皮疹非常嚴重,甚至可以危及生命。不同的藥物特異性不良反應的癥狀不完全相同。卡馬西平和拉莫三嗪#!常見的是皮疹,而丙戊酸是肝損害,但發生率不高成人約為3萬多病人中出現1例,但兩歲以下兒童比成人更常見約為800例用丙戊酸的病兒出現1例。這種特異性不良反應一旦出現就應立即停藥,今后再也不能服這種藥物。應該注意的是有些藥物的化學結構相似或代謝后成分一致,會出現稱為交叉性過敏的不良反應。如撲咪酮代謝后成為苯巴比妥,所以對苯巴比妥過敏的病人切不可換用撲咪酮。現在一藥多名的現象非常普遍,有時不但病人搞不清楚醫生也時常分不清彼此,在抗癲癇藥中卡馬西平與得理多都是一種叫酰胺咪嗪的藥,這個藥還有別的名字如痛痙寧,痛可定,義癲寧等等,一種藥這么多名字確實讓病人如入迷霧之中,如果對卡馬西平過敏切不可換成得理多。對丙戊酸過敏也不可用德巴金或癲健安代替,因為這三種都是丙戊酸一類的藥物。
第三類慢性不良反應同樣對病人造成很大的傷害而且持續時間長,有時雖然停藥也難以痊愈。如苯妥英鈉長期用使病人齒齦增生,汗毛粗重,痤瘡增多,明顯影響美容這是現代青年男女難以接受的。對兒童來說苯妥英鈉還有苯巴比妥可以使他們的認知功能下降影響學習成績,在競爭激烈的今天這是很難讓家長接受的不良反應。丙戊酸鈉可以使女性月經失調并形成多囊卵巢,卡馬西平和苯妥英鈉可以損傷周圍神經。
作為癲癇病患者的家人,藥物治療只是控制病情,癲癇治療還需到專業的癲癇病醫院治療,生活上也要注意患者的調理,盡量不要讓患者的心理上遭受大得刺激,保證良好的情緒也是預防癲癇病復發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