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指出,癲癇的診斷除了依據詳細可靠的病史外,電生理及影像學檢查已經成為癲癇診斷的重要依" />
醫生指出,癲癇的診斷除了依據詳細可靠的病史外,電生理及影像學檢查已經成為癲癇診斷的重要依據。因此,癲癇患者需要做腦電圖和CT、MRI等影像學檢查。腦電圖是癲癇檢查的主要方法,隨著腦電圖技術的日新月異、不斷發展,又涌現出了許多新的技術和方法。如采用蝶骨電極、深部電極,通過過度換氣、閃光刺激、剝奪睡眠誘發觀察腦電變化,以及24小時動態腦電圖及視頻腦電等多種檢查方法,使腦電圖癇性異常放電的檢出率大大提高,癲癇病灶的定位更加準確。
除上述方法外,還有哪些檢查方法呢?癲癇患者做CT、MRI(磁共振成像)等影像學檢查可發現癲癇患者是否存在腦結構性的異常或損害,可幫助區分是原發性還是繼發性癲癇,可以揭示許多癲癇的病因,使一些癲癇病灶得以發現,協助醫生制定進一步的治療方案。在癲癇檢查中CT檢查是其中一種重要的檢查項目,在癲癇患者的檢查中CT異常的主要表現有如下幾種:
(1)腦萎縮:專家表示,腦萎縮是病人CT掃描異常中#!多見的一種,占異常率的50%以上,可分為彌漫性腦萎縮和局限性腦萎縮2種類型,彌漫性腦萎縮主要表現為皮質萎縮和腦溝、腦室擴大,局限性腦萎縮主要表現為單側或局部腦室、腦池、腦溝擴大。一般認為癲癇患者發病年齡越大,病程越長,腦萎縮越常見。癲癇發作類型與腦萎縮明顯有關,有人報道局限性發作者75%有腦萎縮,局限型伴全身發作者占79%。但也有人認為腦萎縮的發生在無癲癇的患者發現率也較大,因此對于癲癇無實際臨床意義。
(2)顱內腫瘤:顱內腫瘤是癲癇的一個重要原因,CT對顱內腫瘤的檢出率高達95%,CT檢查能發現腫瘤的位置、大小、數目、形狀,也能對部分腫瘤作出定性診斷。不同的腫瘤,CT表現各異,其基本CT征象表現為:①腫瘤本身征象:規則或不規則異常密度團塊影,可為高密度、中等密度、低密度,也可為不規則密度。瘤內可合并壞死、出血或鈣化,增強后多有不同程度的強化,但Ⅰ級星形細胞瘤常無強化,而腦膜瘤則強化明顯。強化形態可為均勻強化或不規則形強化或環狀強化或為大病變小結節樣強化。②占位效應:腫瘤均會推壓周圍腦組織產生移位,一般腫瘤越大,占位征象越明顯。惡性腫瘤,常有明顯的瘤周水腫,其占位征象又較良性腫瘤更明顯。
希望上述介紹,專家對癲癇檢查方法的介紹,能給大家帶來一定的幫助。在此,提醒大家,對于癲癇的治療而言,癲癇檢查至關重要,大家應對這一疾病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