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診斷需要詳細的詢問患者的病史,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癲癇診斷需要詳細的詢問患者的病史,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1、病史資料是診斷癲癇#!重要的依據
癲癇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臨床診斷。按照定義,臨床出現兩次非誘發性癲癇發作時就可以診斷癲癇了,通常也就可以考慮藥物治療了。多數情況下,詳細詢問病史尤其是發作史就可確定發作性癥狀是否為癲癇性發作,甚至可以初步進行發作類型和癲癇類型的診斷,后期的腦電圖及影像學檢查往往作為進一步驗證或明確前期診斷的手段。腦電圖異常不一定要診斷癲癇,腦電圖正常也不能排除癲癇。應避免患者短期內已有數次典型的大發作,但因腦電圖正常而未能診斷癲癇并延誤治療的情況。
2、獲取完整的癲癇發作史
病史采集不充分是造成癲癇誤診的#!常見原因。癲癇發作往往歷時短暫,醫生親眼目睹癲癇發作的可能性不大,所以詳細而有條理的病史詢問尤為重要。應建議患者本人和發作目擊者一同就診,以便獲取完整的病史。當患者就診時描述不清楚,醫生電話詢問發作目擊者很有必要。如有可能,建議患者或家屬用手機或家用攝像機把發作過程攝錄下來,就診時供醫生分析。另外,在患者或目擊者表述不清的情況下,讓他們觀看各種典型的發作錄像也是很好的方法,往往可以使他們找到與患者表現#!類似的發作。如果確實難以獲得可靠病史,應向患者解釋病史的重要性,以便再次發作時留意觀察及復診時提供。
3、避免漏掉“輕微發作”
完整的發作類型信息對于癲癇的類型診斷很重要。在詢問病史時,既要關注表現明顯的發作,也要關注患者或發作目擊者經常忽略或不主動告之的某些“輕微發作”,例如,先兆發作、肌陣攣發作、意識障礙輕微的局灶性發作等。舉例:對于主訴有過數次原發性大發作且既往史正常的青少年患者,如果病史中能夠問出常被患者忽視的晨起后肢體“抖動”的情況,則臨床要考慮“青少年肌陣攣癲癇”的可能,否則考慮可能是“僅有大發作的特發全面性癲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