癲癇診治中的新焦點
診治現狀——2/3患者得不到規范治療 近年來,我國的癲癇診斷和治療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隨著腦電圖技術的普及和成熟應用,以及新技術陸續應用于癲癇領域,越來越多的病人能夠獲得及時而準確的診斷。同時,陸續在我國上市的多種抗癲癇新藥為病人提供了更多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少的治療選擇。隨著我國陸續成立了多個癲癇中心或者癲癇門診,在開展常規的診斷和治療以外,外科手術治療難治性癲癇也蓬勃發展起來,使越來越多的患者受益。 但是也應該看到,我國現階段的癲癇診斷和治療水平并不平衡,地區之間對于癲癇診斷和治療的情況并不一致,對于癲癇的診治也不完全樂觀。在我國,有2/3的病人沒有得到正規的診斷和治療,主要集中在農村地區。這些問題已經引起了中國政府和who的關注 外科治療———應針對難治性患者穩妥開展 癲癇的外科治療是指通過手術來控制癲癇發作。經過100多年的發展,對于難治性癲癇病人,癲癇外科手術逐漸發展成熟。適宜的癲癇外科手術能夠減輕減少發作,并有機會完全控制發作,這已是國際上的共識。近年來,我國的癲癇外科已經積極發展起來。 癲癇手術治療主要是針對于難治性癲癇患者。常說的難治性是指經過正確的診斷,適當的治療和適宜的觀察時間,并排除由于其他因素造成的發作不控制,發作仍遷延不愈者可以考慮手術治療。盲目認為自己患有癲癇就打算手術治療,或者適合手術的患者由于畏懼而長時間等待都是不可取的。 有效地控制發作并且不會造成新的神經系統功能缺損是癲癇外科手術的兩大目標。一般來說,經過完善的術前準備,手術相對安全,不會帶來明顯和長期的后遺癥。
兒童患者——心理健康需認真呵護 癲癇好發于兒童期,由于兒童期是接受教育的重要時期,癲癇對兒童的心理發育也有一定的負面影響。 保證癲癇兒童的健康,首先要有效控制發作。減少減輕乃至完全控制癲癇發作,從而減少或者避免發作對身體和大腦造成的傷害。兒童的治療需要特別關注幾個方面。對于某些具有良性預后的癲癇類型,如果發作稀少,例如每年的發作平均少于1次,則可以暫時不服用藥物,觀察隨診。由于兒童期處在學習知識的關鍵階段,藥物治療時應盡量選擇對智能影響小或者沒有影響的藥物。盡管癲癇的治療需要相當長的時間,但大部分癲癇可由藥物很好控制。對于難治性病例,需要非常謹慎地評價,決定是否進行手術治療。
癲癇兒童的精神心理健康需要特別關注,家長應該充分認識到過分的保護會使癲癇兒童受到孤立,因此癲癇兒童應該接受正常的教育,并鼓勵其參加日常的活動。
臨床反思——規范診治的幾點建議 癲癇規范性的診斷需要很高的專業性。首先,對于患者的發病表現要仔細地甄別是不是癲癇發作。其次,診斷絕不能僅僅停留在是不是癲癇的水平上,因為癲癇包含了多種類型,而每一種類型均有其特點,治療也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應該進一步精確區分癲癇的類型。需要積極尋找癲癇的病因,并處理可以干預的病因。目前有10余種藥物應用于臨床,由于每個人的情況有差異,在藥物選擇時需要強調個體化原則。 我們在臨床中發現,相當一部分的患者存在診治不規范的現象。既有患者以及家屬對于癲癇認識缺乏,有病亂投醫、服藥依從性差的原因;也有我國癲癇專科相對不足,非專科醫生存在偏差的原因;而游醫所謂的“特效藥物”以及“祖傳藥物”只會耽擱甚至加重病情。
【申明:本文由第三方發布,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的觀點,與本站無關。本站僅提供網絡技術服務,對文章的原創性及內容真實性不做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如因作品內容、知識產權和其他問題需與本網聯系的,請發郵件至langcl@familydoctor.com.cn,我們將會定期收集意見并促進解決。】